位於高雄港不遠處的金馬賓館,是60年代赴役金馬的軍人必經之站,在活化整建後轉型為當代美術館,更在今年獲得「孤獨星球」推薦為「高雄首選藝術館」。

歷經2年田調修復,將建築環境視為藝術體驗
走在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(以下簡稱金馬賓館)的時間感特別緩慢,ㄇ字型館舍的傳統格局,鄰近高雄港、背抵壽山,時值戒嚴的60年代,這裡曾是赴役金馬前線的軍人們,暫時留宿、親屬送別的場所。

 

《宮津大輔: 25 年錄像收藏展 - 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》展覽現場。照片:永添藝術ALIEN Art。


2016年御盟集團旗下永添藝術接手活化,以重現當年建築記憶為目標,改良結構、修整殘破的建築體,館內隨處可見新舊共存的痕跡。整建工程請來老師傅手工磨石子地板、手抹水泥牆面;尋遍世界尋找台灣已停產的白瓷磚,建置舊時迴廊風貌;樓梯扶手也重現台灣原生木料榫接的工藝。以「藝術的第二次進化」為核心,將建築與環境塑造視為藝術體驗的一環,訪客行走在館內的所見與感受,即是一種美的經驗與認知。

綜合金馬賓館成功轉化軍事用地為當代美術館,兼具地方性與國際視野的藝術策展,日前更被世界最大旅遊指南「孤獨星球」(Lonely Planet)網站推薦為「高雄首選藝術館」。

 
《宮津大輔: 25 年錄像收藏展 - 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》於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展覽現場。照片:永添藝術ALIEN Art。


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:走入沉浸式數位藝術影音體驗
今年5月登場的《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-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》,展出台灣、中國、新加坡、泰國等8位東亞錄像藝術家作品。共同策劃本展的永添藝術執行長邵雅曼表示:「錄像藝術,游移在劇場與藝術範疇之間,改變了人們通俗的閱讀方式,引領我們探究更豐富的感官經驗。⋯⋯錄像藝術來自數位的編寫,卻向我們說明「場域」無可被取代的意涵。」

宮津大輔則表示:「本次展出的作品都極具意義和無與倫比的視覺美感,展場設計的沉浸式體驗方式也讓每件作品氣勢更強,更容易與觀者產生對話共鳴。」

 

《宮津大輔: 25 年錄像收藏展 - 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》於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展覽現場。照片:永添藝術ALIEN Art。
 

宮津大輔是一位打破「藝術收藏家」既定印象的藝術愛好者,他從1994年開始,以平凡上班族的身份及薪水開始收藏藝術品,包含草間彌生、奈良美智、蔡國強等人作品,至今已累積上百件;他收藏的許多作品在數十年後身價翻漲,讓他廣為人知。宮津大輔更以共同創作的概念打造了一間「夢想之屋(dream house)」,從庭園、浴室、壁畫到桌椅等家具,皆出自藝術家之手。

《宮津大輔25年錄像收藏展》從他100多件的錄像收藏中,篩選出8位東亞藝術家的經典作品,探看其對於「空間認識」、「時間概念不等同歷史觀」的觀點;從宗教經典、國史、聲像、夢境與文化限制等面向,以多元角度探討存在於現代社會的各種樣貌。

其中如台灣藝術家蘇匯宇創作的《唐朝綺麗男》,從1985年邱剛健製作的酷兒式邪典電影獲得靈感,描述戒嚴下,台灣人們產生了凌駕於情色慾望之上的絢爛華美視覺饗宴,並結合屏風繪畫,營造出絕美效果。

 

《宮津大輔: 25 年錄像收藏展 - 東亞與東南亞的境遷信號》於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展覽現場。照片:永添藝術ALIEN Art。


新加坡藝術家何子彦的《波西米亞狂想曲計畫》,改編自皇后樂團最暢銷的歌曲,引用年輕殺人犯的獨白、製作出以法院為舞台背景的搖滾歌劇。以各國演員的角色配置,傳遞長久受到英國殖民統治下,新加坡身為多種族國家的歷史軌跡。

前陣子剛於北美館展出個展的泰國藝術家阿比查邦.韋拉斯塔古,作品《My Mother's Garden》中令人無法喘息的濃綠叢林、維克多.卡斯特蘭以昆蟲為象徵所設計的珠寶,展現出妖嬈光彩。宛如驗證科學的現代社會與迷信或幻影,或許也呈現出邁向經濟發展的祖國、與故鄉泰北遭受殘害的歷史過程。


*文章節錄自Sopping Design

LATEST HIGHLIGHTS

抱歉,為了您的瀏覽體驗及安全性,本網站不支援IE瀏覽器,請參考下方常用瀏覽器。